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中公然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並暗示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武力介入台海事務,此言論瞬即成為當前中日最嚴重的政治爭議。高市的涉台言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及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精神。高市既不承認錯誤、也拒收回言論,漠視亞太地區安全穩定,對中日關係造成嚴重惡劣影響。
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堅決反對、強烈譴責,日本必須立即糾正錯誤,否則將承擔一切後果。
高市言論反映日本軍國主義幽靈復甦
高市早苗上任不久便打出這張「台灣牌」,反映日本國內右翼勢力抬頭和軍國主義幽靈復甦。繼承安倍晉三「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謬論,高市早苗非但不思悔改,反而在中國多次嚴正交涉後拒絕收回錯誤言論,反映出日本受美國「印太戰略」驅使,妄圖將台灣作為遏制中國崛起的棋子。這嚴重威脅台海和平穩定,也直接損害日本自身的安全與發展利益。日本作為二戰侵略戰爭的發動者,本應深刻反省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軍國主義覆議,唯在台灣問題上屢屢越紅線、搞挑釁,這是極其危險的賭博、對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嚴重破壞。
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 日方應恪守歷史文件
如何解決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高市之言論完全忽視國際關係的基礎,嚴重背離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中日聯合宣言》以及2008年《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等四個政治文件中所確立的原則。這些文件明確規定,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日本只同中國維持民間和地區性往來。
中方克制反制 惟繼續「玩火」勢自焚
面對日本的錯誤言行,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必要、克制的反制措施,包括外交部多次召見日本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中國海警艦艇編隊在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周邊海域進行權益巡航,以及在黃海進行例行軍事演訓等。這些措施完全是對日本挑釁的正當回應,旨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同時警示日本不要誤判形勢、執迷不悟。然而,日本須明白,若繼續在台灣問題上「玩火」,必將引火自焚。
日方應與中方雙向而行 穩定亞太地區安全
中日作為近鄰,理應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推動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雙邊關係。就在不久前的APEC峰會上,中日領導人還就推進戰略互惠關係達成共識,雙方本可攜手合作、互利共贏。然而,若日方仍一意孤行地試圖在台灣問題上刺激中國,不僅危害中日關係發展,更無可避免地將日本推上地緣政治風險刀口上。日本應認清大勢,放棄幻想,回到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正確軌道上來。
日本政府必須深刻反思,立即收回高市的錯誤言論,公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停止一切干涉中國內政的行徑。只有這樣,中日關係才能重回正軌,亞太地區才能避免陷入新的動盪。中日關係的未來,掌握在雙方共同遵守承諾、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希望日本政府以實際行動糾正錯誤,讓中日關係盡快回歸健康穩定發展的道路。這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亞太地區的長治久安。
林中榕是《Fortune Insight》特約作家,剖析政治及經濟社會現象。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Fortune Insight》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