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研究公司Dealogic統計,中國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加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發債規模高達4兆美元,未來5年有超過半數,或2.7兆美元將會到期。外界擔憂,隨著利率走高,發新債來還舊債的再融資成本將升高,部分發債單位可能爆發債務違約。
花旗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說:「我們擔心企業債。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中的一大債務人。我認為相對於去年,今年中國政府將允許更多的債務違約。」
花旗表示,自幾年前發生第一例企業債務違約後,迄今中國已發生89起,包括2016年有48起違約。儘管2017年違約數量減至33起,但劉利剛表示,中國政府在允許國有企業違約方面較為謹慎,且不會允許大範圍違約。
中國債務問題日益嚴重。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中國非金融企業的信貸規模,在5年內激增了逾2倍,2016年中國非金融企業信貸總額占GDP比達230%,預估2022年將增至300%。
在過去十年裡,中國的信貸膨脹是促進全球增長的最大的因素。但這一情況可能要改變了。中國政府正鼓勵銀行和企業去杠杆化。同時,政府承諾到2020年,經濟要比2010年的翻倍,要達到這個目標,肯定還需要更多的貸款。在這裡,彭博經濟將分析中國債務問題以及其未來的發展。
為什麼全球都在關注債務泡沫?
2008年,中國的債務總額約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1%;到了2017年中,該數字已經上升到256%。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承受如此巨額債務的國家通常面臨硬著陸。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個人包括經濟學者、私人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清算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都發出了警告。
警示燈亮起
歷史沒有站在中國的這一邊。借貸迅速增長,而經濟卻沒有相匹配的增長,這樣的情況很少會有好的結果。IMF確定了43個信貸膨脹的國家,信貸占GDP的比率在5年內增加了30個百分點以上。除了5個國家以外的所有國家都經歷了經濟大幅度放緩或經融危機。據IMF的資料,中國的債務占GDP比例在過去5年內暴漲了54個百分比。而且,這個比例的基數比較高,增加了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產生全球性影響
現在,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三大貿易國家和第三大債券市場。一場災難將會產生全球性的影響。貿易關係最密切的國家將面臨最大的風險。韓國、馬來西亞和越南各自出口到中國的貨物價值超過其GDP的10%,商品出口國南非和智利的比例也相差不遠。
放慢增速的正確步伐
包含債務泡沫本身也有風險。限制舉債的措施就必然會導致貸款增長放緩。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市場會下跌,增長會放慢。比如,去年12月,對去杠杆的恐懼情緒使得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一天之內上漲到4%,滬深300指數下跌3%。
Source:Bloomberg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