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發評論指,想要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資公司一直在追求成功上作出妥協。而現在,中西兩方正為人權問題展開紛爭,卻為企業管理層帶來一個選擇:利益與原則應放那個在首位。
文章中提到,近日因新疆棉花事件引起人權問題,多間反對使用新疆棉花的名店如H&M、Nike、adidas因此受中國市民抵制,甚至連中國電商都將它們的貨品及應用程式下架。然而,中國市場之大,使外資企業過去一直選擇配合中國,但這次牽涉到人權和外交問題,西方企業在自己國家也受到不少壓力,不容易向中國低頭。安可公關顧問公司(APCO Worldwide)大中華區主席麥格雷戈(James McGregor)表示︰「我認為中國的感覺確實受到外資公司帶來的威脅,並決定盡一切力量反擊,以試圖不要讓外資公司影響到國家。」
中國除管制外資公司的話語權外,亦要進入中國市場的公司提交一定技術。文章提到2006年時,Google一度想打入中國市場,惟Google不願配合中國的資訊審查制度,因此被拒諸門外。當Google數年後想重返中國,則遇到人權組織猛烈批評,反對Google助紂為虐,反映西方企業左右為難。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中國恃著自己擁有龐大市場,在與外資企業對談時,經常把對方看低,例如中國早前懲罰澳洲進口商品,以殺雞儆猴,即使中國完全知道其他國家正注視事態發展。
分析認為,這種緊張氣氛在未來數個月可能會再升溫,因為有數十個團體正呼籲杯葛北京主辧的2022年冬季奧運,麥格雷戈認為︰「大部份外資公司只想保持低調,等待事情過去。」
Source:CNN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