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宮心計:思捷環球爭奪戰

Column

2,060

近日思捷環球(330)爆發控股權爭奪戰,維他奶後人羅琪茵大手增持,一舉躍升成為思捷的大股東,更隨即動議召開股東特別大會,要求更換董事局成員及管理層。大股東身份變更的消息公佈後,其增持活動並沒有停止,最近更進一步增加至18.8%,已跟原有大股東的持股量有一定距離。在未經董事局及管理層同意之下,奪取目標公司,是敵意收購的一種。在市場上直接購買股份,可以稱為公開追擊。思捷成為被追擊的目標其實並不意外,因為客觀環境來看,原有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不高,沒有絕對控股權。另外營運團隊管理不善,使股價長期處於低迷。種種因素下令公司的股價遠低於其資產淨值,這類公司都應該一早選擇賣盤或私有化。

管理不善小股東因愛成恨

利豐(494)和思捷都曾經是資本市場上的絕代雙驕,雖然兩者衰敗的原因有點不一樣,但股價的表現結果都十分接近。經過多年的折磨,利豐管理層最終選擇向現有股東提出私有化方案,讓其可以進行更徹底的公司重組。另一方面,思捷環球就選擇了在泥沼中掙扎,繼續「磨爛蓆」。雖然前任主席兼行政總裁邢李㷧於一二年重新入股,為小股東燃點過一絲希望。但根據多年的觀察,邢李㷧回歸可以用「闊佬懶理」來形容。除了節省成本這種「指定動作」外,管理層多年都沒有一些創新的戰略規劃。對很多小股東來說,曾寄望的「王子復仇記」最終都沒有上演。由於對管理層的失望無法發洩,也不願出售損失慘重的股票,如果這時出現一個新的領導層,不論來者何人,在股東特別大會上,都很容易對現任董事局及管理層投下不信任的一票。

公開追擊不是求財就是求名

選擇公開追擊目標公司,其原因應該都只有兩種,不是求財就是求名。先說求財方面,思捷股價早已遠低於市帳率,無論追擊者背後有沒有金主支持,對新股東來說,未來有很多方式來釋放價值。無論是「自用」或「轉售」,也十分化算。思捷的品牌對很多國內企業來說,其實還是有價值的,特別是一些欠缺品牌的同業或上遊的代工,如欲想作品牌或產業升級,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思捷的銷售網絡正在萎縮,但其歐洲市場還是在經營的。思捷怎樣差,我猜也比中國的山寨品牌好,在歐洲市場相較容易受消費者所接受。我深信國內有這麽多的企業家,總有一個有興趣,願意挑戰難度,試圖讓其起死回生。根據一九年思捷公佈的財務報表,公司有約三十多億的現金,而且沒有長期負債,接管後把他們的存貨按成本價傾銷,就大致可抵銷所有短期負債。因此市值十四億(按四月計算)的思捷其實是十分便宜,正所謂「殼都有價」。

武功多高強的也想成為神話

由於股權分散,追擊者一躍成大股東後,也必然引發股價飆升。除了是投資者憧憬公司會有大幅度的改革外,也可能預期這會引發新舊股東的控股權爭奪戰。大股東身份變更的消息公開後,思捷的價格一度飆升。雖然其後的股價有點回落,但我相信還是高於新股東的成本價。由於大股東的身份已經變更,加上小股東在情感上必然靠攏新股東。舊股東要奪回控制權,就必須要在市場上購入更多股票。這種情況下,追擊者的財務回報某程度上幾乎已被鎖定,因為其持股量早已超越舊股東。舊股東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注入更多資本迎戰,或是選擇放棄,把董事局的控制權拱手相讓。由於思捷和邢李㷧都曾經是資本市場中的「神話」,追擊者除了尋求財務回報外,如能在「神話」手中獲勝,其名氣效果可說是遠超其財務回報,最終達致名利雙收。加上這次公開追擊的成本不是很高,只要統籌得好,成功率非常高。經此一戰,我相信背後負責整個追擊的利益集團的名氣會更高,天下的人要作收購時,都要找他們來幫忙。

沒有垃圾公司只有垃圾管理層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思捷環球表現低迷並不是昨天才發生。昔日的王者於一二年回歸,真的有心,早已出山。更何況於一七年開始,慢慢把股份轉讓至三位公主手中。這就讓人感覺更多是遺產處理,或是讓幾位千金女兒去學習如何經營生意。雖然一八年時再次更換行政總裁,但其業務表現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電影《華爾街》有一段經典情節,米高道格拉斯所飾演的主角,在一個股東特別大會上,批評高薪的董事局及管理層持股不足百份之三,更從來沒有為股東利益著想,只想著美味的午餐及旅行會議,出差公幹時是否有商務客位,說公司虧損的原因不外乎架構臃腫,及行政人員之間只懂花時間在信件上的你來我往。最後,電影主角宣稱作出敵意收購的他與股東利益更為一致,其最終目的只是釋放企業價值。大多上市公司股價出現嚴重長期折讓,很難被經濟周期或行業變化等因素所解釋,更大的原因是與管理層及其企業管治有關。

這麽多年都相安無事的原因

總結來說,思捷環球這麽多年都沒有人追擊它,可能是江湖中人都不願意失去一個朋友,怎樣也會給邢李㷧一點面子。正所謂河水不犯井水,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森林中總有不同地方可以獵食。即使敵意收購是十拿九穩,及最終達到名利雙收,此行為畢竟是奪人所愛,很難讓對方接受。如果真的是商業合作,萬事好商量,飲啖茶,食個包,大家坐低慢慢傾。明顯新股東已沒有考慮太多,名利先行。雖然現時新股東的優勢非常明顯,但戲集一天還沒完結,故事結局還是可以改寫。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將來無論在公司內,或公司外的社交場合,新舊股東心中都必然有刺,並由內鬥到外,口蜜腹劍,這就是資本市場的宮心計。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