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講過:「給我一根槓桿,我就可以舉起全世界。」
槓桿不單單是一種物理學原理,看得通透的話,槓桿其實是一門哲學,而槓桿的使用則是一門藝術。
槓桿,原理上需要一根棍子,再加上一個支點、力點和重點,使用槓桿的目標是利用最少的力量去挑動最大的重量,簡單而言,槓桿哲學的目標是要收「事半功倍」之效。
從投資的角度,一根有支點的棍子是一個融資平台,而投資本金(Equity)就是力點,槓桿後放大了的投資回報就是重點,也就是我們投資的「重點」。這個槓桿後回報的回報率,我們稱之為資本回報率(“ROC”, Return on Capital),從而反映投資者使用了多少自有資金去獲得最終的實際回報。從企業家的角度,公司就是支點上的棍子,公司每月所支付予員工的薪金就是力點,而員工為公司所創造的價值就是重點。
事實上,不論是投資者、企業或是普通的上班一族,任何人其實每天都在接觸槓桿,分別只在於你是使用槓桿,還是「被使用」槓桿的那位。投資者在本金有限的情況下,為了增加回報,會借取別人的資金去投資,在資金回報率比資金成本高的前題下,資本回報便能極大化,這就是利用了OPM (other people’s money)進行槓桿。
企業家任你再能幹都只有一對手,沒有三頭六臂,而一天只有24小時。企業家要提高公司的效率,會聘請不同的專業人士和員工每周五天,每天朝9晚6的為公司賣命,這就是利用了OPT(other people’s time)進行槓桿。
槓桿是相對的,在槓桿的棍子上,只有力點和重點,你不是主動舉起槓桿的那位,便是被槓桿舉起的那位。作為投資者或手持資金的人,你不去投資,便只能將錢存入銀行/基金,讓別人OPM槓桿;作為上班一族,你不利用別人的時間為自己工作(老闆),就得將自己的時間出賣給公司去換取每月薪金(打工仔),讓別人OPT槓桿。你會選擇主動舉起槓桿,還是被槓桿舉起?人各有志,每人有不同的考慮,但這是你的選擇。在計及風險因素後,何時、怎樣、如何使用槓桿便是一門藝術。
然而,作為香港人,大家都是填鴨式教育制度下的產物,師長們都以傳統思維告訴我們,要成功就必需要努力,將「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大道理奉若神明,但就從來沒有解釋應該如何努力,總之就是要努力。當有學生問為何或者該如何努力時,老師一般會說:「你努力了再說吧!」又或者說:「你付出的努力,總會有回報。」問題是,付出多少努力,能換取多少回報?這個才是問題的重點,也就是回報率的概念。投資,不能不講求回報率;做事,不能不講求成效。單單知道有回報是不足夠的。
努力也需要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方向錯了,所付出的努力便會付諸東流,更重要的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從投資的角度,回報 = 資本 x 回報率 x 時間,當中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因子,浪費了時間會直接影響回報,浪費的時間越長,對回報的影響越明顯,原因是時間因素當中包含了複利的力量(power of compound)。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對的方法和方向、聰明的去付出,比起盲目的努力更重要。要做到聰明的去付出,就必須要懂得善用槓桿,要善用槓桿,就必須先明白槓桿的原理。不論是投資或是做生意,都必須要應用資本運作的概念 – 「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用最少的資金,最短的時間,賺取最大的回報」,這與槓桿的目標一致。
2. 利差要有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3. 使用槓桿投資的資產價格具良好穩定性。如果1-3都能夠同時滿足,則任何時候都應該利用槓桿增加回報率。然而,要找到同時符合1,2,3三個條件的資產並不容易,當其中任何一個條件未能符合,槓桿便會涉及到風險。因此,使用槓桿投資某程度上是以風險換取回報。不過,透過有對沖效果和風險分散的資產配置,某程度可以做到比較近乎符合以上三個條件的投資組合,儘管以風險換取回報,也能做到以較少的風險換取較高的回報。
Starman Facebook Fan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tarmancapital
博客《Starman 投資世界》:
Email:Starchan913@gmail.com
Fortune Insight公開專欄招稿,若你有意成為FI專欄作家,請投稿至info@fortuneinsight.com,附上個人照片及簡介,文章會由FI編輯部潤飾、刊登。 若有任何財金市場、初創、商業的新聞稿或廣告合作,歡迎inbox或電郵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