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界其中一個既虛妄又實在的二元對立,是鹹甜之分。對於很多食物,身邊的朋友都有一個味道的刻板印象,例如鹹茶粿與甜茶粿的擁躉大多涇渭分明,食開甜的討厭鹹茶粿,食開鹹的覺得甜茶粿是劣食。
雖然佬編也有這種認定味道的習慣,但因為好奇心頗強,對於突破印象的食物,一般都有嘗試的癖好。例如在街見到有賣鹹豆漿的話,總會買來試試。每年中秋,也總愛買一個伍仁或者蘇式月餅嚐鮮。食落去當然沒有甜豆漿甜月餅這麼習慣,但也叫可以換換口味。當然也有些例外,好像菲律賓人喜愛把薯條點雪糕新地食,佬編就沒有辦法提起這個勇氣。
這種鹹甜的味道印象,並不是所有食物都有。例如麵包和餅乾,我們就很接受它們可鹹可甜。而有很多美食,也不是非甜即鹹,而是鹹甜並存,共濟相生的。例如Ikea的肉丸、燒鵝配梅醬、乳豬點砂糖,乃至雞仔餅和曲奇等等,也是飲食界中鹹甜相濟的classics。那麼,我們這種味道的印象是如何來的呢?自己的一個解釋,是視乎first impression。即是如果頭幾次喝豆漿都是喝甜的話,就會認定豆漿應該是甜的。
那是什麼因素令到甜的豆漿、甜的茶粿,以及甜的月餅成為主流呢?佬編的另一個解釋,是因為以上這些食物的甜版比較經濟,而且scalable。鹹的茶粿和月餅成本一般比甜的高,而且很多時保鮮期也沒有甜版那麼長,所以商家們都prefer做甜的來賣。我們貌似獨立形成的腸胃記憶,背後其實可能也有資本的影子。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