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2004年,讓戴爾(DELL)連續虧損2年的部門,在3個月內轉虧為盈;2010年,創下銷售230萬張DVD的成績,打破日本紀錄; 2016年4月,鴻海入主日本夏普(SHARP)後,日本朝日新聞點名,將他視為能重振組織的最佳社長人選。
這些戰功,全數來自被日媒稱為「怪胎CEO」的經理人 – 日本家電品牌AQUA株式會社前社長,現任X-坦克管顧公司代表伊藤嘉明。
之所以「怪胎」,其因來自於他曾服務於7大領域完全不同的企業,包括紳寶(SAAB),日本安永(EY)顧問公司,可口可樂,戴爾電腦,聯想,愛迪達,海爾電器等頂尖企業。在他的觀念裡,「每三年就要換一間公司,但在任職期間,一定要創下近乎奇蹟般的成績。」聽來狂妄,也有違日本將「終身僱用」視為常態的概念,卻是伊藤真實的職涯寫照。
「保持「局外人」的思維與態度是關鍵。」
當時Aadidas的聲勢如日中天,那時的他又升遷在望,很快就能成為日本區最高負責人;但他卻選擇離開,轉進每年以15%的速度萎縮的DVD市場裡,更雪上加霜的是,日本又是SPE全球61個市場中,表現最差的那一個。在這樣的情境下,SONY 全球總部給他的指令很簡單:3年之內,把公司關掉或做起來。
設下不可能的目標,再去找達標的方式
因此,對伊藤而言,想活下來,任何機會都不能放過。
正式2009年末,美國巨星 Michael Jackson 逝世後最後一張DVD“This is it”即將上市,會議中業務主管就過往經驗,保守預測銷量為30萬張。
「100萬張。」伊藤喊出的數字,讓所有人瞠目結舌,業務主管反駁他不懂市場,伊藤對此卻不以然,他認為是既然市場已經證明「局內人」的方法挽回不了頹勢,他就要用「局外人」的眼光為既有問題找到新方法。
他召集所有人來加入會議,包括在會議中端進茶水的行政人員,也被他中途攔截留下參與會議。會議第一天,所有人提出17個點子,包括「請計程車司機協助銷售」,這種怪異的通路,伊藤也欣然接受,伊藤最後得到上千個想法,他一一接納,最終選定與運動用品門市合作。
於是,他帶領團隊拜訪運動用品門市通路,最後讓2家通路認下共20萬張進貨量。這個數字,已經是原本預期銷量的三分之二。
伊藤再攻下日本便利商店通路如Lawson,全家,7-11跟郵局等,這些從前完完沒有出現過的通路,最終讓“This is it”在日本賣出230萬張銷量,超過原本預期銷量的7倍。
挑戰既有框架,「不做」的風險更大
在Sony裡,伊藤認為既然舊有的方法挽回不了頹勢,那再遵循過往的經驗,也只是讓企業慢慢地消失而已,「既然退無可退,那何不勇闖新路?」
伊藤表示,局外人要打破局內人的思考邏輯很困難,但只要能夠讓人從現有的數據,成本或經驗中抽離出來,從宏觀的角度去思索問題,「現在全球的趨勢是什麼?」「我們可以跟他人產生什麼關係?」的思路邏輯下手,就有機會想出新辦法。
拯救單一企業已不再是挑戰,對於現在的他而言,拯救整個日本青年世代的工作者,成為他下一個目標,而成立管顧公司正是他的第一步,「我想做的第四棒,不只是一家企業的,而是整個國家的第四棒」。
Source: Business Insider, Forbes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