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24 個的士團體組成的「反對白牌車大聯盟」今天早上發起慢駛行動,抗議運輸署縱容白牌車非法載客。大約 40 部的士參加行動,當中包括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司機把的士停泊在政府總部外的添美道,又舉行集會要求政府依法取諦 Uber,並高呼「打倒 Uber,打倒白牌車」。
抗議無改的士逐漸被Uber取代的事實
這次不是的士業界第一次對 Uber 提出抗議,但是這種抗議無法改變 Uber 這一類共享汽車逐漸取代的士這種古老商業模式的事實。在網絡的時代,互聯網打破一切時空的限制,市場信息變得更加透明。在這個年代,只有好的產品和服務會帶來利潤,而的士這種靠壟斷謀取利潤的舊模式將會被淘汰。
香港的士多年來靠壟斷經營做壞市場
香港現時有 15,250 和 2,838 個市區和新界的士牌。自從1990年代中,香港政府再沒有發過新的的士牌了。因而形成了牌主壟斷的士市場的局面,牌主只需要把的士牌租出,就可以輕易獲利。
的士司機和的士沒有直接的關係,說白了,不過是為牌主打工,每當的士價格提升,牌主又透過加租的方式把新的利潤剝奪,難怪多年來香港的士司機的質素一直低下。而對於市民來說,除了的士也沒有別的選擇。這種壟斷局面造成了牌主不勞而獲,的士司機質素低下,市民不滿,但又無可奈可的局面。
Uber打破的士壟斷局面對市民來說是好事
Uber進港,一開始以價格優惠和更優質的服務迅速蠶食的士原來的市場份額,對的士牌主帶來很大的壓力。在 Uber 和的士牌主這場戰爭中,只有牌主為損失一方。的士司機無改一直被剝削的局面,反而在 Uber 的壓力下,新的的士 APP 在市場出現,為的士司機帶來更多元的收入來源。
對於大部分市民來說,Uber 不一定是取代的士的地位,而是在的士以外提供其他選擇。一般來說,選擇乘搭的士一般是希望更快到達目的地,對價格和服務反而沒那麼敏感。因此該坐的士還是坐的士。Uber 更多的是為的士提供了競爭對手,所謂「有競爭才有進步」,相信在未來的士服的質素會逐漸上升,當然如果改變太慢,那也只能面對被淘汰的結果。
的士牌主不勞而獲的時代已過去
的士的發牌制度一直為香港社會養了不少「蛀米蟲」,的士牌甚至成為炒賣的工具,一個的士牌曾經價值 700 萬港元。雖然香港的士牌的價錢還沒有出現大幅下跌,但是相信也不會維持太久。
在 17 年的時候,Bloomberg 和 Business Insider 網上新聞分別報導美國紐約的士牌價大跌,6 億 9 千萬美元相關銀行貸款,有八成可能已經資不抵債。2013 年紐約的士牌價最高達每個 130 萬美元 ,17 年 4 月曾創下 24 萬美元超低成交價,現時一般叫價在 40-50 萬美元左右。
牌價大跌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的士被 Uber 和 Lyft 等網上召車服務公司不斷蠶食,摩根士丹利去年一份報告指出,紐約的士的市場佔有率在 2015 年 4 月和 2016 年 4 月間短短一年由 84%跌至 65%!
的士面對科技時代的巨輪,這個古老行業將何去何從?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