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天,幾乎沒有哪家傳統媒體不曾嘗試過數位化轉型,傳統媒體停刊、裁員、用戶流失、廣告流失等詞,成了傳統媒體的關聯詞。儘管2016年紐約時報的數字業務營收接近5億美元,但根據Fortune報導,去年前9個月時報都在虧損。
在2017年1月出爐的內部報告《傑出新聞》(Journalism That Stands Apart)中,《紐約時報》自認現在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誓要重新定位《紐約時報》,邁向數位化轉型。
從「組織結構再造」與「讀者關係重塑」著手
競爭對手華盛頓郵報在貝佐斯帶領之下的轉型發展,表現亮眼,2013年,全球媒體風雨飄搖,華盛頓郵報六年間營收狂跌近五成,前景堪憂,傳奇人物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卻危機入市,以二點五億美元買下華郵,對報紙一無所知的他,直覺可以結合他最了解的網路新科技,用數位化概念打造「新報紙」。不到三年,華郵竟然脫胎換骨。2015年,華郵數位讀者數超越紐約時報;內容也大為改觀,完全適應數位時代的讀者需要。
貝佐斯:「讀者比你想的聰明,知道高品質的成本高,願意付費買有價值的新聞」,華郵因此重新設定市場目標,設定全球市場,而紐約時報,即使沒有貝佐斯加持,但也積極貼近潮流趨勢,邁向數位媒體發展。
1. 付費牆
2011年,紐約時報首次推出了「咪表付費牆(Metered Paywall)」,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建立付費牆之後,2014年其訂閱收入首次超過了廣告收入,股價也從2011年的4美元上漲到2014年的17美元。
2. 應用AR技術
在2015年,《紐時》推出了虛擬現實應用NYT VR,並上載了第一個VR紀錄片「The Displaced」(流離失所),幕後班底強勁,由荷里活特效師Imraan Ismail和《紐時》記者Ben C. Solomon合作拍攝。《紐時》明白,當文字不足以吸引現代人的時候,便是聲音和影像發揮的時候。
3. 迎合不同讀者興趣,開拓不同領域
除了國際大事,《紐時》更有美食和旅遊頻道,NYT Cooking就是《紐時》的王牌頻道之一。由2014年成立至今,每月讀者人數大約1,000萬人,即使在2017年改成付費制,月費5美元,年費65美元,讀者也願意付錢觀看,因為這些食譜都是由紐約時報的食評家、飲食專題記者獨家分享。
4. 堅持高質報道
《紐時》身為百年老報,旗下擁有約兩千名員工,雖然媒體數碼化已成大勢,但《紐時》仍堅持作高品質的新聞報道,派遣記者至超過170個國家採訪第一手新聞,為近3,700萬名海外讀者服務。而為了可以在網上平台將新聞以互動或多媒體方式呈現,《紐時》內識編碼的記者人數更冠盡全行。史蒂芬指即使報道新聞的方法有所改變,記者仍要堅守宗旨,「尋求真相是我們前進的目標,《紐時》會將真相不偏不倚地告訴讀者,讓讀者有獨立判斷。」
5. 另闢蹊徑
單靠文字不能留住讀者,《紐時》就積極以新方式,例如圖像、播客(Podcast)和影片等,向讀者傳遞資訊。
以Podcast為例,《紐時》推出「The Daily」是專為上班族設計的Podcast節目,The Daily每天早上6點會提供15至20分鐘內容,由明星政治記者Michael Barbaro主持,每集介紹一個重大故事和回顧頭條新聞。以Podcast形式報新聞,不但方便聽眾乘車收聽,更加強現場感。The Daily推出僅一年,已經有兩億下載量,登上Apple iTunes 2017年下載次數最多排行榜。而《紐時》一共有10個電台,包括音樂台、書評、感情台等。
時代在走,觀念要變,未來紐約時報、各大媒體面臨的挑戰只會有增無減。
Source: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