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效應】長期殖民帶來的西方思維,把MBA普及到高中,這就是印度人接掌谷歌微軟百事這些國際公司的原因

Business

16,494

2017年9月,世界制藥巨頭諾華公司宣佈,諾華全球首席執行官江慕忠於2018年退休,Vas Narasimhan繼任成為新一任首席執行官。

這位新履職的CEO年僅42歲,是個印度人。他有著十分光鮮的履歷,早年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後進入哈佛醫學院以及哈佛肯尼迪政治學院,分別獲得醫學博士和公共政策碩士學位。

Vas Narasimhan的第一份工作在麥肯錫,2005年加入諾華公司。升任CEO前,他擔任諾華全球藥品開發負責人兼首席醫學官。

Photo From Internet

更多如雷貫耳的國際公司,如谷歌、微軟、百事可樂、軟銀、Adobe、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等,都有過印度裔CEO掌舵的歷史,他們或曾經創造企業的輝煌,或帶領企業奮起轉型。

「印度效應」為什麼而產生?印度裔CEO的管理能力為何如此超群?這甚至已經成為美國一些商學院研究的課題之一。

把MBA普及到高中

在2011年,Time雜誌就撰寫專文《印度的主要出口:CEO》,探究大型跨國企業,為何偏愛聘用印度管理者。

第一個關鍵在於,1947年印度獨立後,政府把「發展管理能力」視為振興印度的重要議題。

1961年,他們開始建立菁英教育學院,2007 年成立印度管理學院(Indian Institutes of Management,IIM),提供工商管理、企業管理等課程,如今共有 7 個校區,萬事達卡執行長、百事公司董事長皆為具代表性的校友。

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競爭激烈,IIM 每年的報考人數有30萬名考生,從中僅錄取約2,000名學生。

印度理工學院的錄取率僅有2%,遠低於哈佛大學13%的錄取率。

在印度人眼中考上 IIM,比進入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還值得。

更重要的是,印度還把工商管理碩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下稱 MBA)課程,向下普及到高中。

 MBA高度普及的結果使印度500大企業(S&P BSE 500 companies)中,擁有MBA學位的CEO高達144位。

Photo from Internet

西化的思維方式

另一方面,長期的殖民熏陶,使印度延續了英聯邦國家的教育模式。他們注重訓練學生理論、實務兼備,為印度人帶來西化的思維方式。

印度老師會教給學生很多方法,也會要求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解答問題。這使得學生在面對複雜難題的時候,盡可能地鍛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學校的引導下,所有學生至少需要具備到一家企業真正實習的經歷。

這種「窮盡所能」的教育模式,造就了印度人與西方更為貼近的思維和價值觀,深受跨國公司的青睞。

相傳,各跨國公司進駐印度理工學院和印度管理學院招聘時,通常在兩個星期內,符合需要的人才都會被「搶購一空」。而後來成為高管的印度人,無不驗證了他們在管理方面的出眾。

10個民族,7種宗教,17種官方語言

另一方面,印度的多元文化亦賦於印度人高度的軟實力。

在印度有10個大民族, 7 種宗教信仰,再加上區分階層的種姓制度(caste system)影響。

除此之外,印度還有多達 22 種語系,官方語言高達17種。

這種獨特的環境背景,使人們必須得尋求對話,尋找解決衝突的方法。

像耆那教(Jainism)就奉行「無所有」的價值觀,教徒會全裸修行。

這種修行與一般的法律規範、道德觀衝突,此時就必須互相包容、理解,尊重彼此,如何和觀念不同的人「溝通」,顯得相當重要。

Photo From Internet

根美國南新罕布夏大學(Souther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在「印度管理者的領導風格」(Leadership Style of Indian Managers)研究。

對比印裔與美裔的管理者,發現印度人除了擁有高度專業知識,更具備謙虛的個人特質,像是信任團隊、勇於承擔錯誤等。

這些領袖氣質與適應力,在多位印度執行長身上都清晰可見。比方說,微軟執行長納德拉以「富有同理心」聞名,上任後成功改變企業文化;Google 執行長皮蔡為人內斂,觀察、協調的能力卻很突出,深諳掌握人心的技巧。

綜合報道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