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中國出手打壓多個行業,雷厲風行,拳拳到肉。不過最近好似隱隱見到風向似乎有所改變。
內房作為中國經濟命脈,中國上年重拳打樓市,又設「三條紅線」,又搞限購令,強調「房住不炒」。結果,內房近年大半年,可以用「冚包散」去形容,銷售減慢、債務違約,連曾經風光一時,中國最大房企之一恒大,亦面臨「執笠」。近日有消息指,恒大會於7月底前公佈初步重組方案。
官方對科技企業打壓亦都大大力。2020年11月,螞蟻金服臨上市前夕「collect skin」。當時有傳煞停IPO是因為馬雲「講錯嘢」,斗膽批評中國監管制度扼殺創意。結果就因為講得太白太狠,馬雲「被」歸隱,同時亦為中國打壓民營科技企業嘅一系列行動揭開序幕。
之所以話風向有所改變,先睇內房。以2021年為例,中國地方財政收入,有78%來自賣地。打壓樓市,再加疫情,點開飯?今年第一季,中國賣地總收入1.2萬億,按年斷崖式下跌27.4%,無論係收入定增速,都創1987年有紀錄以來新低。於是,早前市場傳出,總理李克強向地方政府講明,「阿公唔會再向地方政府額外科水架啦,你哋自己搞掂佢。」於是就見到向個城市相繼推出奇招「救樓市」。
啲招數係真係古怪得來好有創意,珠海市准用「全家公積金」買樓;安徽宿州「購房入學政策」,讓業主優先就讀名校,有樓就有學位;廣西玉林推「買樓送工作」,俾機會你做樓奴。至於發展商都唔弱,建業推小麥、大蒜當首期;保利仲癲,買樓送200斤重嘅豬,仲寫明「包劏」。Actually,香港個建華,可以試試搵豬肉威同佢哋合作,帶個威威豬北上發展。
呢啲措施或優惠,so far 未有叫停。事實上,4月底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中國官員及政策顧問指,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為首官員,已經擔心緊中國可能低估打壓房地產行業,以及上海等城市防疫措施,對經濟帶來的衝擊。不過,另外兩名副總理包括韓正及胡春華,則與住房部立場一致,堅持不能放鬆。
然後神隱多時嘅經濟學家張五常,最近無啦啦喺微博講內房,話打壓樓市對經濟發展不利,仲建議中國可提供「購房券」幫人買樓。空穴來風,事出必有因。再睇埋螞蟻,先有港交所(00388)主席史美倫加入螞蟻成為獨董。史美倫於2001年曾擔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期間出手罰過80幾間上市公司、10幾間中介機構,仲喺中國有「鐵娘子」、股壇「女包公」嘅朵。無啦啦入螞蟻做獨董,唔通貪過癮咩。
好啦,之後無幾耐,6月已先後三次,傳出螞蟻集團的IPO計劃將被「放生」,6月9日,先有彭博報道,中證監籌組團隊以評估螞蟻集團IPO的可行方案,又話螞蟻金控發牌接近完成,掃清重啟IPO障礙;同日路透又話,螞蟻最快7月,重新喺香港、上海交上市申請。到17日,路透再報,人行已批准螞蟻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為上市舖路。
雖然上述三個消息,都一一被否認,不過見到彈出彈入幾次,有風放得出,即係螞蟻上市夢,應該已經踏前咗好多步。而事實上,劉鶴上個月亦已講明,支持科技企業喺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態度軟化咗。其實根本唔軟化唔得,中國今年GDP增長目標係5.5%,但第一季GDP增長,只係得4.8%。《經濟學人》最近估算過,今年可能係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第一次經濟增長遜於美國!輸畀美國?轉一轉去講普通話先:沒!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