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年,在寒風刺骨的冬天,一個新生命誕生在蘇聯體制下的烏克蘭家庭,沒有人會想到在 38 年後,他會在共產體制的另一端 — 自由放任的美國取得成功,並成為了一個億萬富翁,他就是 WhatsApp 的聯合創始人 Jan Koum。
貧困童年磨練出吃苦耐勞的性格
Jan Koum 從小在資源貧瘠的環境下長大,家裡貧苦到連水都缺乏,學校也相當落後,沒有一間室內廁所可用。
在零下廿度的寒冬中,幼小的 Koum 為了上個廁所,必須在冰天雪地裡渾身打冷顫,徒步穿越操場。
16 歲時,他和母親移民到美國,在加州一間小公寓安頓下來,日子依然過得相當辛苦。
平時靠母親做保姆、Koum 幫雜貨店打掃,勉強維持溫飽。後來母親確診罹癌,他們便倚靠社會救濟所發放的糧食券維生。
所幸,Koum 的求知慾不因經濟狀況而打折。高中時他對電腦產生好奇,他先在書店買操作手冊,讀完後便辦理退貨把錢拿回來,憑著自學成為電腦達人。
堅忍、刻苦耐勞,就是在這樣艱辛的成長環境下逐漸培養出來,使他後來創辦 WhatsApp 時雖遇低潮,總能咬緊牙根ㄧㄧ挺過。
在早期的工作中認識到創業的同伴
高中畢業後,Koum 在上帝的眷顧下獲聖荷西州立大學錄取,並在知名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Ernst and Young) 半工半讀,擔任資安人員。
1997 年,因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安排,Koum 認識了 Yahoo 早期的員工 Brian Acton。
Koum 就事論事、講話直接切入重點的個性很快搏得 Acton 的好感,加上兩人都是極限飛盤運動的愛好者,自然而然便建立起私交。
六個月後,透過Acton的引薦,Koum轉職到了Yahoo服務,兩人的互動變得更加頻繁緊密。
2000 年,移民美國後一直與 Koum 相依為命的母親,終於不敵癌症去世了。由於父親更早於 3 年前離世,母親的離開讓 Koum 忽然之間,變得孑然一身。
Acton 作為他的好友,逢年過節總邀請 Koum 來家裡聚會,也拉著他走出戶外一起去滑雪、踢足球、玩飛盤,陪伴他度過了身處異鄉,倍感孤單的時期,為彼此日後的事業合作,奠定深厚的信任基礎。
捕捉 iPhone 崛起的商機
Koum 在 Yahoo 一待就是 9 年,到後來已經晉升為基礎建設工程部經理。
2007 年,他與 Acton 一起離開了公司,共赴南美旅行,旅行回來後,兩人到 Facebook 應徵工作,卻慘遭滑鐵盧。
然而,這項失敗的求職經驗,反而促成他們倆走向自行創業,成為生命中極大的祝福。
2009 年 1 月,Koum 買了一隻 iPhone,他很快發現,裡頭的 App 商城隨著 iPhone 的熱銷,將成為一個商機蓬勃的新興市場,令他躍躍欲試。
Koum 隨即展開高超的行動力,在 2 月 24 日,也就是他的生日當天,成立了公司 WhatsApp,名字的靈感源於發音聽起來很像 ”What’s up”。
雖然 Koum 的動作很快,但 WhatsApp 最早的定位並不清楚。
Koum 只是單純有個想法,希望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在察看通訊錄名單時,可以在每個人的名字旁邊,看到目前的狀態,例如:「我正在健身房、不便接聽電話」,或者是「我正在講話中,請稍後再撥」。
但是市場反應潑了他們一桶冷水,Koum 簡直灰心到想直接放棄,幸好 Acton 從旁不斷鼓勵他,最後他們發覺,使用者的狀態之所以有價值,在於這項資訊具有即時流通的功能。
在 Koum 放手一搏下,WhatsApp 轉型 (Pivot) 為通訊服務提供者,2009 年 11 月正式於 iPhone App 商城推出WhatsApp 測試版,兩個月後,因應市場需求殷切,黑莓機版本也跟著推出。
在那個時候,市場上還有其他免費的通訊服務軟體,例如黑莓機的 BBM,但僅適用於黑莓機,流通上受限,另外還有 Google 推出的 G-Talk 以及知名的 Skype。
但 WhatsApp 憑著不須額外註冊帳號,僅用手機號碼即可登入使用的設計,一上市便廣受歡迎。
「我們並不是透過廣告而營利的公司,所以我們並不需要去了解使用者,收集他們的個人資料。」Koum
因此 WhatsApp 不會要求你花時間建立人際網絡,也不會詢問你的名字、性別、地址、年齡等隱私。
只要你通訊錄裡的聯絡人有安裝 WhatsApp,這些人就會自動被標示出來,你們之間即可立即傳訊,且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廣告干擾。
「簡單、安全、快速」令 WhatsApp 像旋風般席捲全球,推出一個月內,使用人數便高達 25 萬人。這對任何一個流通於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而言,都是一個驚為天人的數字!
到了2012 年,WhatsApp 每月用戶數已經擁有 4. 5 億了,結果後來大家都知道了。
在 2014 年,Zuckerberg 的創始人與 Koum 達成協議,WhatsApp 以天價 190 億美金賣給了 Facebook。
儘管他晉身有錢人的行列,從小到大養成的節儉習慣與低調作風卻未曾改變。
接受媒體採訪時,他以洗舊 T-shirt 搭配泛白牛仔褲,樸實而自在地現身鏡頭。
他依然住在以前的房子,仍舊窩在那個不起眼的辦公室。
唯一改變的,是他捐款給慈善機構時,手頭不再拮据。
在 WhatsApp 被收購幾個月後,Koum 低調地捐獻了 5 億 5,600 萬美元給矽谷社區基金會,把他的幸運與有需要的人們一齊分享。
Source:Forbes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