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深陷債務危機未有脫身途徑。全球疫情導致當地出現逾70年以來最嚴重經濟危機,面對龐大國債埋身內外交迫,嚴峻形勢逼使該國政府本月中宣布短期暫停償還外債。評級機構一致看淡前景,預告斯里蘭卡債務違約終局已經開始。
惠譽(Fitch)日前調低斯里蘭卡評級至C,僅高於違約一級,同時指出主權債務違約過程已經開始;標準普爾(S&P)則表示違約「幾成事實」(virtual certainty)。惠譽並明言,一旦出現違約,會再將其垃圾債評級即時調低。
斯里蘭卡現有儲備為19億美元,惟目前國債膨脹至510億美元,單今年須償還金額已達70億美元,光依賴國內疲弱經濟遠不足應付債務。在斷電、糧食燃料價格飆升爆發大規模示威下,斯里蘭卡官員呼籲海外國民匯款救國,承諾款項將用於進口食品、藥物及燃料上。
斯里蘭卡國債由2005年起開始發酵,背後原因之一為中國不斷提供基建項目貸款。然而,公路、機場、港口等「高大上」工程建成後收益難以彌補成本,加上割讓權利陷阱,令斯里蘭卡經濟受打擊下急速惡化,以致惠譽在聲明中提及,斯里蘭卡還款能力已不可逆轉地受破壞。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以後,以一帶一路旗號掩護債務外交,斯里蘭卡原為中國式外交示範單位,未料當地經濟在迎來疫情復甦前已崩潰,令盤算失效。作為當前最大債權國,中國對「老朋友」口惠而實不至,迄今仍未提出實質債務延期協助,包括斯里蘭卡當局要求的25億美元信貸援助。
儘管斯里蘭卡駐華大使科霍納(Palitha Kohona)非常有信心對中國將會出手提供信貸援助,強調有關程序需時甚長,當下未見有延誤或阻滯。不過,在中國多家銀行背負大量一帶一路相關債券承受高風險同時,中國經濟在新一輪疫情迎來下行風險,故出現「閂水喉」情況。
中國外交戰略在疫症爆發以來連番碰壁,一帶一路盟友經濟衰退長貧難顧,連帶習近平亦改口風,去年底表示要避開混亂及危險地方,呼籲當前應集中執行「小而美」項目促進與外國合作,相信北京極力避免債務累積最終引火上身,尤其經濟轉差可能引發政治動盪危機,隨時令投入資源徹底損失。以斯里蘭卡為例,近日當地民眾進行連場大規模示威,要求總統拉賈帕克薩下台(Gotabaya Rajapaksa),有分析認為屬北京未肯即時提供援助原因。
Source:綜合報道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