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4位貫徹極簡主義(Minimalism)的日本人:這樣才能真正享受自我。

Business

10,847

在日本,一群奉行極簡主義的男女,在寥寥可數的物件中找到了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儘管外界看來有些極端,但他們認為這樣才是一個人能真正享受自我的方式。

《路透社》日前拜訪了 4位貫徹極簡主義(Minimalism)者的家,聽他們暢談極簡主義之於自我和生活的意義。

Photo from Reuters

極簡者01:沼畑直樹

41歲的沼畑直樹和 2歲半的女兒住在極簡的屋子中,他受訪時談到這樣的生活和美感正是他所追求的,目前與佐佐木一起經營網站minimal&ism的他在網站上寫到了所謂的極簡主義是:

Photo from gvm

與夠用的物品生活,是快樂的。

少了物品的空間,是清新的。

素樸的極簡生活,是擁抱物質文明現代人未來該追求的生活方式。

Photo from gvm
Photo from reuters

沼畑談到,東西方文化對所謂的「完整空間」有著不同見解,他說:「西方文化中,要讓一個空間完整代表放上其他東西;但是在茶道或禪學的世界中,物品被特意留白,是為了讓人們的想像力注入其中來達到圓滿。」

極簡者02:豐田克也

躺在 22平方公尺室內的,是現年 22歲的豐田克也,他向記者示範自己平時睡覺時候的習慣。受訪時,他回想自己是在搬家時產生了想要轉為極簡生活的念頭:「搬家時,我很驚訝自己有這麼多東西,…時間流逝中,人們買東西又丟掉東西,(對東西)毫無感覺」。

豐田的家中只有純白的白米。

Photo from reuters

豐田:成為極簡主義者之後,我的生活中所出現的,是我真正喜愛的事物。

極簡者03:佐佐木典士

36歲的佐佐木典士是位編輯,當你走進他家時,會發現幾乎只能用「空無一物」來形容,打開他的衣櫃時,會發現裡頭只有三件上衣、四件長褲以及四雙襪。接著就是一些零碎分散在室內各處的物品。

Photo from reuters

佐佐木典士受訪時說:「我擁有大概 150件左右的東西。」

他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生活的,事實上他的「極簡」生活是在 2年前左右才開始,過去的他是一位熱愛蒐集書籍、CD和DVD的人,那時候的他「不斷想著我手上有些什麼,還有什麼是我沒有的」。

然後某天,他決定要邁入「斷捨離」的日子,開始大幅度地削減自己的擁有物數量,最後,佐佐木發現減少了物品的自己,增加了更多的自由時光。

Photo from reuters

事實上,世界各地都有越來越多人熱愛這樣的生活方式。以日本來說,頻繁發生地震的特質更讓這類簡樸生活顯得重要,佐佐木典士也大力地推薦日本人應該擁抱這樣的生活型態,因為「 50%的人因為地震中落下的物品受傷」。

極簡者 04:櫛引紗子

一開始,櫛引紗子也與其他人相同,是個喜愛東買西買的女性,但是她發現自己的東西越來越多,多到甚至讓她出現窒息的感受。某天她看了與「斷捨離」相關的書籍後,她開始把物品削減到最低限度,同時間,她發現自己看東西的感覺也不同了。

Photo from Reuters

櫛引:「其他女性看到某樣可愛的商品時,她們會覺得一定要買下來,但是我完全沒有這樣的反應,在我看來那只是多餘的垃圾。…漸漸地我與其他女性友人的對話也開始搭不上,變得漸行漸遠。」

把極簡應用商業上

日本MUJI正正就是極簡主義的代表。MUJI此名在日文解作素色及沒有花紋的意思,代表了其貨品的風格,亦包容着其創作理念:極簡,亳無冗贅,不追求華麗但環保又功能卓越,且具高雅之美。

例如無印從創立時就有的「棉水洗襯衫」,既不染色,也不上漿,以舒適、吸濕、速乾性等根本價值作為品牌原點。松井更自豪地説,這並不是單單的極簡主義,而是減法美學,減去多餘的贅物,乃為追求材質與功能的本質。

Photo from Muji

此外,無印也反對無度的消費主義,推出商品時鼓吹「這樣就好」,而不須「這樣最好」,産品也不強調其品牌標籤。同時,相對大量機産的製造業模式,無印又推廣還原手工藝工匠的意念,復興樸素的藝術美感。

Photo from MUJI Online

當然,極簡的概念也不止於無印的産品, 例如奉行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建築理念,或IT商品如蘋果手機所提倡的多功能卻簡單化操作。但是,據松井所言,無印的獨創性是它的産品能橫跨衣、食、住各層面,把極簡精神全面生活化 。

Source:ReutersBusiness Insider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