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思健康(2138,下稱「醫思」)近年大展拳腳,馬不停蹄地在各個板塊進行收購,最近更進軍獸醫項目,以現金6,600萬元收購亨潤、溢豐、香港獸醫影像中心及鋒冠51%股權,包括在港經營2間動物醫院及兩間動物影像中心。面對如此的業務分散,並著意進軍獸醫時,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李向榮(Levin)笑言,投資者都感到「好surprise」,有些更認為集團「有錢咩都投下,樣樣嘢都好似做到唔專業咁樣」,感到憂慮,但他亦認為獸醫板塊潛力大,若將其打造成專業化品牌後,可強化集團本身的醫療內循環,進而打入國內市場。
疫情無阻醫療板塊增長 多年投資造「醫療內循環」
面對長達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香港不少店舖生意大受打擊,李向榮坦言,確實是造成一定影響。疫情底下,封關令到醫思失去了一批國內醫療旅客,據早前公告的數字,醫療旅客佔集團收入約38%,封關令集團失去所有旅客,再加上損失近142日的營業日子下,可想而知對集團造成多大的影響。
但集團亦未有坐以待毙,並在疫情期間調整不同策略,他指出,集團今年將資源撥備至精準找出本地客戶。醫思主要的兩個板塊,醫療及醫美,前者營收相對穩定;因為整盤生意是「剛需」,加上疫情期間不少人不願到公立醫院,寧付額外的費用,到私家診所就醫,所以醫療板塊增長上有不俗回報,上年最少有約30至40%的增長。
另外,Levin續指因為集團在醫療板塊上投資很多,慢慢地形成了一個內循環,變相得以涵蓋到客戶不同範疇的醫療需要,「可能本身你做某一個專科,做得好之後如果又有其他需要,就會搵醫思內其他專科幫助。」
另一方面,他表示,因為整個醫美市場很大,它的「長尾」(Long Tail)都很長,而整個香港擁有近3萬名美容從業員,1萬間美容院,所以當局因疫情勒令不準營業時,「基本上好多都執得」。所以醫思透過更多的市場營銷預算(Marketing Budgets)去捕捉更多客戶,他指出,集團今年在市場營銷預算上,增加近4倍。
除此之外,他亦指出,醫思在客戶群策略上作出了改變,由以前主要集中在中高端上,轉而精準尋找低消費人士,從而刺激對方消費意欲,將他們變做中高端客戶,稍向主流市場方向改變。他補充,以往不做的原因是非中高端的客人對價格敏感度(Price Sensitive)較高,但醫思主要賣品牌服務,對他們的吸引力較低。
投資獸醫板塊因客戶所需 望改善痛點造專業化形象
Levin坦言,有投資者及媒體對於醫思踏足寵物醫療業感到「好surprise」,但有人就覺得「Strategy好好」。他表示,與其他醫療集團不同的是,醫思從來都是市場導向,「個客鍾意啲咩,我哋就做啲咩」。
香港的獸醫市場出現很多行業痛點,其中包括有價格不透明、售後服務差等等。例如寵物主人帶寵物去看獸醫,如果治療時有什麼問題,會易出現投訴無門的情況。第一,寵物不懂說話;第二,顧客欠缺專業性去挑戰獸醫,所以資訊不透明是行業其中痛點,即是大家常常說的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Imbalance)。醫思是次想解決的痛點,就是將資訊還給消費者、病患者,令他們與醫生的地位可更對等。
他續指集團觀察到寵物醫療的市場空間頗鉅,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年出版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66號報告書》中,香港貓狗數目約40多萬,有約20多萬個家庭飼養,表面上好像很少,如美國方面的寵物滲透率逾50%,即是有逾半家庭有飼養,日本就是逾30%,中國約20%,但香港只有9.6%。但集團觀察到,現代家庭生育時間逐漸推遲,或甚不願意生育,取而代之的是寵物,牠就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家庭成員,「既然係家庭成員,就有責任幫助客戶去照顧好佢哋,無論係佢哋嘅小朋友,我哋有兒科,無論係老人家又好,太太老公寵物都好,我哋希望可以一站式包圍住客戶所有服務。」Levin如是說。
欠缺龍頭企業 各自為政難塑好形象
另一個Levin十分介意的痛點,就是獸醫行業很分散,香港有百多間寵物診所,「話多唔多話少唔少」,但就好分散。他認為,行業難去改革,是因為沒有出色的龍頭企業去做。
首先,很多獸醫即使賺錢,也不太願意再投放在自身事業上;正如專科醫生賺到很多錢,他會選擇用盈利去做私人投資,未必願意去改善診所營運,如IT系統,或做好品牌、市場營銷等等,所以他覺得很可惜。
集團以往在做醫美板塊時,用了不少時間和金錢去改革市場,「例如做冷靜期間啊,盡量避免一啲Over Sales啊,令到個環境靚好多」,他舉例,「以前你哋去一啲美容院個環境唔靚,就咁拉個帆布簾開始幫你做Facial,機又唔係最先進」,醫思是經過長年累月的投資才可以將行業改革,所以集團亦希望透過以往經驗及自身品牌形象,帶領獸醫行業改革,成為龍頭。
被問到有沒有成為龍頭的時間表時,他表示,集團當然希望每一科每一版塊都做到香港領先,大灣區領先,甚至乎亞洲領先,但投資需時,難以說得出時間表,幸運的是,因為集團已經整合過很多不同版塊資產,笑言都交過不少學費,所以就新版塊對集團而言一點都不陌生。
望新板塊擁香港市佔10至20% 收購新對象需有3準則
醫思健康不斷進行收購,Levin直言,集團有3個收購準則,第一,對象需有一定品牌形象;第二,對象需有一班好擁戴它的客戶群;第三,對象本身需有操守,「要Integrity(正直),有好好嘅Experience(經驗)」。當然在新板塊上,會希望找較有影響力的獸醫去談合作。
他估計,現時香港獸醫市場約有60至70億潛在收入,但市場的增長可以好快,預期新板塊可以獲取10至20%的市場佔有率,換句話,即是十多間的寵物診所已能達成,因為香港大約只有約百多間診所。
被問到會否再分拆其他業務上市時,他直言暫時未有實質討論,但就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只要令到股東得到最高的價值,集團就會考慮。
中國投資專注四大板塊 大灣區為軸心
醫思曾公開表示,集團未來會持續投資中國市場,並視大灣區為軸心。Levin表示,在國內市場,集團會專注四大板塊,專注做消費性醫療,分別是醫美、脊醫、兒科和婦科。他坦言集團不做國內社保生意,是因為很難做,以及利潤不高,「例如傷風咳做嘅社康中心,你就好難去同國內嘅醫療機構競爭,所以我哋就避免去用社保嘅Budget去做醫療,專注做客戶自願去消費嘅醫療。」
雖然大灣區將是集團軸心,但不代表不著重香港市場,他舉例,香港仍會有一批醫療旅客來港,會在港進行資產配置或教育,所以香港是一個橋頭堡,再加上中港兩地有不同法規問題,有好多儀器及醫療藥品未在中國登記或註冊,但香港已先行註冊,因為只要歐盟美國有相關註冊就可即時在港登記使用。另外,醫美方面,有很多最新儀器先會在港落地試驗,之後才在國內使用,只要在香港成功出名後,國內自然就會有人認識,所以香港業務仍是醫思的主菜。
與地產商合作助集團精準佈局
被問到與新世界(017)早前的合作時,他坦言仍在商業討論中,但集團的最大策略方向是與地產商合作,例如醫思在2012年進駐朗豪坊辦公大樓時,是幫助對方轉型做半零售(Semi-Retail),以往的大樓,不是做後台股務就是做手機或相機維修,予人印象「好似好唔好開心咁,因為嚟呢到係因為手機壞咗」。但因為集團的的客戶主要是有目的而過來(Propose Traveling),但就做一些較開心較健康較快樂的事情,從而改變朗豪坊的客戶流動(Travel Flow),帶動周邊不同的消費,例如會在大樓內食飯或消費服裝、護膚品等等。
他續指,過去差不多8年來,集團幫對方的客戶流量增長做出不俗成績,現時成為了朗豪坊最大的單位租戶,甚至乎它們更加入集團成為股東,集團以股代租,給股票予業主。早前醫思亦曾與其他中國地產商合作,都希望在對方的地產資源下幫助精準部署,因為對方擁有很多數據,例如做物管的,會知道整區生活圈人們的消費,有多少老人家、小朋友、媽媽等等,甚至精準到每戶收入都知道,Levin說:「孟母三遷大家都聽過,我哋就希望透過醫療為社區增值。」
TEXT & INTERVIEW:Charlize
EDIT:Chi
PHOTOGRAPHY:PMan Tam
LIGHTING : Karl S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