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的歐盟2023年前瞻的文章提到,歐盟現時正審視金融市場的相關規例,為日後的資本市場聯盟(Capital Market Union)及歐洲主權基金鋪路。而其中一個審議內容,就是應否全面禁止誘導式金融及投資產品行銷(inducement-based financial advice) 。
所謂誘導式金融及投資產品行銷,是指投資顧問不會向客戶直接收取相關投資費用,卻由發行該金融及投資產品的券商或基金收取「介紹費」以「鼓勵」投資顧問向客戶推薦該投資產品或基金。而根據現時的MiFID II,這些行為雖然受到嚴格監管,但總體而言仍是合法交易,也是不少投資顧問及銀行的商業模式。
打從荷蘭及英國禁止向非專業投資者(retail investor)提供回佣式金融行銷(commission-based financial advice)後,歐盟內部也重新審視非專業投資者的投資規管策略,而歐洲執委會希望在5月公布的政策文件內,提出同樣的政策以保障非專業投資者。然而,這些提案卻在歐盟內部面對嚴重阻力,當中包括德國及奧地利。在他們向歐洲執委會提交的信函表明,這種行銷方式是不少銀行及投資顧問公司的利潤來源,假如歐盟全面禁止上述交易,一方面會為銀行及金融業帶來直接衝擊,另一方面非專業投資者今後也難獲得專業投資建議。
當然,在德國及奧地利這些阻力下,在歐洲共同市場全面禁止誘導式金融及投資產品行銷的機會不大,最終方案可能是在歐洲交易層面提出原則性條文,然後交由各國的金融機構自行演繹相關「禁令」。但問題既是放到歐盟層面討論,不少金融機構也會著手討論相關情況一旦發生,對銀行及投資顧問公司的影響。事實上有不少銀行及投資顧問公司早已打定輸數,著手考慮其他收費方案,投資者在投資時要多加注意。而近年發展甚速的金融科技初創會否提供一個科技方案解決上述問題,也是值得投資者留意及跟進。
註: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