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努力】沉迷學習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為你可能只是在享受一種虛假的成就感!

Strategy

17,384

在今天這麼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每天都要接觸或者學習大量新的知識。然而,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就一種虛假的成就感所綁架,最終花費了大量時間,但卻對自身的事業一點幫助都沒有。

Photo From Internet

讓我們看一下創業者對這種虛假的成就感的一些看法,以下是他的原文:

知識就是力量。

這是很流行的一句話——反復被大家傳頌,卻幾乎沒有考慮過它的真正含義。

儘管這句話往往被認為是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的,但這種說法的最早出處可追溯到10世紀的穆斯林文學當中。

在《辭章之道(Nahj Al-Balagha)》中,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將力量定義為權力性影響力:

知識就是力量,它可以命令你遵守。有知識的人一生之中都可以讓人服從他、追隨他,並在死後受人尊敬和頌揚。

——演說146

參觀任何一所大學園區你都會發現成百上千的教授在上課,內容從計算機科學到理論物理乃至於為嬉皮士正名——是的,這是真正的上課。

大多數學者記住的信息要比一般人多得多。但是,社會多半並不認同他們特別「強大」。

顯然,這句話已經演變成為把「增加的個人和職業機會」包括在內。

比方說,一個人對金融的瞭解越多,在為退休做儲蓄時的選項就越多。

但是知識是不是真的越多越好?知識是不是會令我們更有力量?以我之見,答案是否定的。

由於技術進步,現在在大多數領域達到精通的程度都要比過去更容易實現了。因為可以24/7隨時訪問成千上萬的免費網絡課程、博客和播客,我們可以穿著睡衣推進自己的教育。

然而,跟家人朋友同事的溝通讓我相信消費信息已經成為了一種過分的時髦。

學習是「有效拖延(productive procrastination)」的最新形式

當然,我知道,我正在寫生產力方面的文章本身就是一種諷刺。然而,我希望分享一種不一樣的觀點來鼓勵採取戰略行動。

不斷地閱讀、研究和學習會給有抱負的創業者一種虛假的成就感。

就拿Abhishek V.R來說吧。他花了2年的時間去消費有關製作網站的信息,並且在將想法付諸行動前還經營這一家在線企業:

Abhishek說:「從社交媒體到寫作,我樣樣都在行。猜猜看我變成專家的這2年時間里賺了多少錢?一分錢都沒有。我一分錢都沒賺因為我什麼都沒做。」

不幸的是,Abhishek的故事遠非個案。甚至有經驗的創業者有時候也會陷入到信息過載之中,這顯示了為什麼純粹知識往往無力的原因。

那麼,也許僅有知識並不是我們要追求的——可能獲取足以喚起智力行動的知識才是我所欲。

1、知道不等同於學習

遠大的目標需要的往往不僅僅是死記硬背;這要求對核心原則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我們很多人仍然將學習跟記憶事實、公式和概念聯繫在一起。

無論他們是學習西班牙語還是反復吟唱「1492年,哥倫布在藍色海洋上乘風破浪」,信息填鴨是很多年輕人的標準流程。

所以我對教育專家說信息回憶只是完全理解的墊腳石而已的說法感到吃驚。全球K-12的教師和大學講師往往圍繞著某個叫做「布魯姆分類學」的東西進行課程規劃。

布魯姆分類學是一種基於數十年正式研究而指定的學習框架。該框架認為,知識的通話可以分為6種類別:

儘管充分理解包括的不僅僅是看課本聽講課,但這些似乎仍然是我們畢業後的教育流程。

也許一些講師更側重記憶而不是創造性和邏輯性的實驗,但這種傾向也會令我們許多人受困。

太多沒有行動的知識會導致我們不堪重負、受挫以及被誤導。最終,我們將意識到我們上當了:沒有行動的知識是沒有力量的。

如果我們真誠面對自己的話,我們甚至都不記得自己消費過的大部分內容了。

1960年代時,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室衡量了學生經過24小時的各種學習後的留存率情況。該組織發現,他們通過閱讀學習的信息能保留下來的就只有10%了。

相反,如果信息付諸行動的話留存率就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75%,而如果他們把信息交給別人的話留存率就達到了90%。

作者Rena Palloff and Keith Pratt在《Assessing the Online Learner: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for Faculty(在線學習者評估)》一書中對此模式進行了再確認:

鼓勵學習者實際去做來示範知識獲取,而不是接受考試或者測驗的評估不僅是知識獲取更好的指標,而且更有可能跟結果和能力一致。

不管是什麼樣的知識,如果我們不馬上使用的話,我們就輸了。這正是為什麼全世界最成功的創業者似乎都是用創造性的實驗來點綴知識獲取的原因所在。

這個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讀/聽/看→做→評估→重復

創業者也許然後會決定通過分享給他人來鞏固新得到的知識。

顯然,我們大多數人在度過每一本書之後都沒有時間去上一堂正式的課。但我們可以將快速上手指南上傳到YouTube上;將我們的發現與感興趣的家人朋友和同事進行討論,或者甚至成為經驗欠缺的業主的導師。

2、強制學習會打擊創造力

Photo From Internet

你見過不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嗎?想想看他們在沒有強制建議的情況下學到了多少東西。

比方說,幼童觀看父母走路之後自然就會想自己跟著做。他們會跌到好幾次,但無妨,站起來後還會接著嘗試。

小孩不會因為一點兒挫折而氣餒,因為他們沒有失敗的概念;他們不斷嘗試因為這很有趣。

我們都曾經是個孩子:我們的天生興趣讓我們學會了說話,瞭解了社會線索,並且學習一切我們認為重要的東西。只是到了學校之後學習才成為一種負擔。換句話說,學習是自然的——直到我們強迫去學習。

波士頓大學心理學教授Peter Gray說:「我們把他們送去學校,然後我們搞不懂為什麼他們不再自我激勵了,因為我們已經把學習的基本誘因:好奇心、玩樂性、社交性給乾掉了。」

Gray的觀察很難算得上新發現;這甚至引發了1970年代的自主學習(unschooling)運動。這個由教育家John Holt發明的詞其實是指一種主張以學習者自我選擇的活動為主要教育手段的哲學。

自主學習跟在家學習(homeschooling)不一樣,自主學習的學生是通過自然的生活體驗來學習的。在本質上屬於好奇心驅動的課程。學習工具包括了玩、做家務、工作經歷、實習、旅遊以及教育性資源。

自主學習者Idzie Desmarais說:「任何人不喜歡學習的唯一原因是學習變成了一種負擔:一種被迫的、不愉快的體驗。作為自主學習者,我們意識到學習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如果學習永遠都沒有被搞成無趣的東西的話,那就會一直都是你一生當中非常愉快的一件事情。」

儘管我並不建議自主學習作為父母的選擇,但我認為大家都應該意識到強迫學習熱情究竟有多糟糕。

作為創業者,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動機無比坦誠:我們是否在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的知識?還是只是因為我們說服了自己我們必須如此才去獲取關於某學科的豐富信息?

我認得的最成功的創業者會圍繞著自己最享受的領域展開最大程度的學習。

儘管他們的確花時間去學習一些不那麼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知識,但他們只會獲取到足以展開行動即可。

3、有時候我們需要忘記(unlearn)

我們大多數人都把學習看成是增加知識和技能,這一點可以理解。然而,有時候我們需要去除舊的思維方式才能擁抱新的。

比方說,一對夫妻找到Marcia Conner想學皮艇。

男的那位划艇方面的東西瞭解很多,他已經花了很長時間去學這種技能。然而,他的妻子卻是個水上運動的菜鳥。但是情況很快就變得很清楚了:丈夫之前的經驗反而變成了累贅而不是資本。

Conner說:「前面上課的時候他試圖比較這兩種艇然後重復自己確信能行的划槳動作。結果卻是不斷地在我們作為上課地點的游泳池翻了個底朝天。這說明有時候他已經知道的東西在學習新東西的時候並沒有那麼的有用。」

而他的妻子卻取得了顯著進展,從第一天開始就如此。

盡有很多的創業知識都是可互換的,但也有一些是項目相關的。每一項經營都需要挑戰我們之前的經驗,無論我們是在應對不熟悉的行業,新興技術,還是新的團隊成員,我們都必須用嶄新的好奇心去處理每一個項目。

就拿愛因斯坦來說吧。如果不打破牛頓的機械運動定律的話他永遠都發現不了狹義相對論。幾乎每一次重大的科學發現都需要挑戰舊的範式。

不幸的是,用嶄新角度展開新的冒險未必總是一帆風順。減少這種傾向的辦法之一是馬上聚焦到令新項目跟之前有所不同的地方。

我們要積極地向自己發問,為什麼某個東西不一樣,我們要打破自主巡航的傾向。這是產生新想法、解決方案以及觀點的好辦法。

4、有時候授權別人會更好

就像我之前提到過一樣,最成功的創業者會把自己的時間盡量花在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當他們變得更加成功之後,他們就會將自己不那麼感興趣的任務委派個別人。

這是每一位有經驗的創始人都明白的經驗:他們每天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每件事情都親力親為。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把每本書都讀一遍,每個播客都聽一遍,每場TED演講都看一遍?如果知道我們沒法做完的話,我們就不應該去學。

的確,現在用來節省時間、精力和金錢的技術解決方案實在是太多了。我們生活在知識和服務型資源似乎無限的時代。

成功的關鍵似乎是校正我們的知識攝入量,同時將獲取的信息付諸行動。

我們沈迷於跟進新書、播客和信息趨勢的時間越少,我們可以去創造的時間就越多。

難道這不也是我們那已經有5年歷史的書架所希望的嗎?

Source:Medium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