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我是怎樣決定加入新創公司?|我的工作不只是旅行|Fortune Insight

Column

847

加入新創圈的時候,startup 跟tech也沒有到好盛行的階段。當時的大學從來沒有提供相關資訊,還記得大一那年(2013)參加遊學團去美國西岸,參觀完google跟apple的時候,我還沒有感到那股新創力量可以有多強大,更加沒有想過要加入新創,只是跟朋友們熱熱鬧鬧拍完照就趕住去購物。

真正接觸startup這個詞,是在2014年 – 那時我正在發展第一份創業(接案子的Marketing agency)。

那時候Gogovan剛拿了A輪融資,這件事成為一個商務飯局中熱烈討論的話題。在飯局中,一個Digital Marketing Agency的高層跟我們說:「趁年輕快去做startup,那個scalability 才夠大,你做Marketing agency這麼辛苦才掙一丁點!」這個前輩隨口講了這句,我跟拍擋就開始研究什麼是startup。

Startup可以是所有由0到1的案子,但他最強大的地方是透過創新去解決一些現有問題或痛點,而且足以scalable由1到100,創造很多可能性。那時我開始研究了很多新創公司的model,還有外國新創的新聞以及一直閱讀相關書籍,From Zero to one是當時解答我很多問題的參考書,並開始探討有什麼值得投入的項目。(然後那個時候我還未畢業,但卻沒有認真看本科的readings跟做功課)

當你開始留意身邊發生的所有事情跟問題,就發現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在生活上原來可以有這麼多需求,跟資源/資訊不通的地方,或是可以變更美好的可能性。

當年是大學Final year,身邊的朋友都在找工作找實習機會豐富自己,而之前工作的客戶也在問我們有沒有推薦的工讀生,開始覺得中間可以串一個平台作推薦,撮合學生跟僱主,還可以收集數據再做用戶分析, 那個時候我們就選定了這樣的題目就開始投入工作了。

那時候很多事都不認識,怎樣架網站、怎麼做UI、Website Flowchart要怎麼跑,網站的文案,法律文件、甚至是pitching、fund raising等等全部都是全新的事,都是自己在google學回來,但這些學習感覺都很實在,當網站建成的一刻、跟你首幾次去跟別人pitch的過程都很有滿足感跟成就感 (當然還有挫敗跟氣餒)。

雖然最後沒有把這個項目延續(到後來看到了 the muse跟wantedly) ,但我還是很慶幸這個經驗加深了我對startup的認識,大概也更了解自己適合的工作環境跟熱情投入的來源。那時候我在憧憬在一間新創公司裏工作是一件多棒的事情 ( 當然過程中你還是會發現,新創公司不是你想像中的美好樂園),很想知道一家成長中的新創公司是怎樣做,所以當我決定找工作的時候,就毫無懸念直接想加入新創公司(當時是大學裡少數沒有投考任何政府工跟MT的畢業生)。

我有使用過Glints(新加坡),Whub(香港)跟Angelist (美國)3個平台找工作,最後覺得新創也可以跟興趣結合,便直接在google找尋startup跟travel,首幾頁出現的我都研究跟投了一遍CV,最後順利進了一家只有30人的台灣旅遊新創。當我在看這個題目時,我是打從心底覺得這個項目完全有發揮空間,看到它的潛在成長跟機會,自己會願意投入熱情去做的事(當然,當時還發現創辦人曾經成功創業好幾次,很想跟這個人學習)。

總結來說,當初的我或多或少是因為因緣際遇,再在新創公司找到學習跟熱情的動力以及滿足感,加上喜歡Building Something new 及Problem solving的感覺,就義無反顧開始了這段奇妙旅程。

我的工作不只是旅行 Facebook Fanpage:

我的工作不只是旅行。

博客:

About ME

Email:rebeccaleung99@gmail.com

Fortune Insight公開專欄招稿,若你有意成為FI專欄作家,請投稿至info@fortuneinsight.com,附上個人照片及簡介,文章會由FI編輯部潤飾、刊登。 若有任何財金市場、初創、商業的新聞稿或廣告合作,歡迎inbox或電郵給我們。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